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我不能失信哪句名言 正文

我不能失信哪句名言

时间:2025-01-12 01:11:18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本组共有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赞颂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学生概括地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然后指导理解“失信”的意思,找“失信”的反义词。教师追问:看了课题,你还有那些疑问?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概括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为学习本文做了情感铺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围绕题目质疑”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读后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提纲中的第五个问题。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共同补充介绍宋庆龄(即完成提纲2、3、5)

2、检查生字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提纲4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完成。

预习提纲:

(1)自读文前导语,画出阅读要求。

(2)利用资料袋和搜集的资料了解宋庆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的字词和难懂句子多读几遍。

(4)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

(5)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课前师生共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查漏补缺,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迁移学法独立学习能力。)

三、精读感悟,展示交流

(一)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三)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灯片出示句子

这里我以第一句为例,说一说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品味小庆龄伟大人格的。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1、学生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教师点拨、指导朗读。特别指导读好三个叹号,(这里如果学生读得还不到位,教师可以范读)学生自由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 和 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生:动作、语言(教师板书语言、动作)

6、继续展示交流。(教师板书表情)关于展示交流其他句子的过程,在这里我就不再详说了。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挑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师生共同质疑解疑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重点朗读、品味、交流了描写小庆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的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语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名言记在采蜜本上。

2、读一读课外诚实守信的故事。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多种方法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课堂氛围,实现了“三个课堂”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语文能力,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本组共有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赞颂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之前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获得做人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2、你们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吗?谁来说一说?

3、教师简介宋庆龄生平。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宋庆龄的生平,然后揭示课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二)、初读感知

1、你们知道这篇是什么课文吗?(略读课文)

2、学生自渎“阅读提示”,找出“阅读提示”里的问题。

3、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并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问大家或有那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4、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受。

5、朗读课文(齐读、小组分自然段读)。

6、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三)、感悟课文内容

1、精读品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说明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词、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讨论怎样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组指名汇报: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宋庆龄诚实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扩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读了本文有什么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1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立足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热爱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8年,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以读为主 精讲多读”。

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的教学,段、篇、章的讲解都要在阅读中进行,故小学语文课又称之为阅读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感觉,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在范读的同时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学认会生字、在老师的范读中理解新词。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还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老师要拨教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正确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文之中,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多安排时间读书,这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范读和引读外,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8课《我不能失信》是篇阅读课文。笔者教学时先提出“《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怎样的一个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什么?”两个问题,范读了一遍课文 ,然后作了些朗读技术指导,并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体会“忘记”和“失信”有什么区别。

读后,将这三个问题提问学生,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举手了。有的说:“这篇课文记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有的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有的说:“‘忘记’是说了的话记不起来了,‘失信’是答应别人的事不去做。” 学生在阅读中,该掌握的词句理解了,该懂得的道理明白了,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文章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理解不了,甚至只能是老师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

讲读课文,要以读为主,精读多读。可以这样说,课文的思想性,教育意义,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包含在课文中的。老师在讲读课文时要精讲多读,读讲结合。读中有讲,讲中有读。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语。

南宋教学家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有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之岂不到乎?因此,在要求学生朗读时应该集中注意力,用心思考,把朗读跟理解相结合起来。教学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一课时,笔者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指导学生读。先告诉学生,《灰雀》一课写的是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事情。提出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让学生带着思考,细听老师朗读课文。接着教学生字、新词,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如何把握好有关的字、词、句,指点哪些地方要用怎样的语气,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布置学生像老师范读课文那样朗读全文。再就提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因这课书对话比较多,为培养学生的口头发表能力,就组织分人物进行对话朗读。通过这些形式的朗读,学生掌握了字词、学会了对话,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老师提出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爱护大自然,珍惜生命。”有的说:“诚实做人,知错就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熟读课文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从三年级起开始习作,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唐代诗人杜甫自有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小学生“读书破万”、“熟读唐诗三百首”,实在没有必要和可能。但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妙词佳句,学会谋篇布局,为写作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作,是引导学生入门习作的最好范文,让学生先“吃透一本”,再“触类旁通”,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就能就能触景生情,就能把文章写好。

所谓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培养学生说话开始,要把读与说,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阅读重在吸收,说话重在倾吐,写作重在运用。读是写的基础,读是写的前提,读是写的培训。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小学三年级语言上册有课《秋天的雨》,作者用诗的语言,诗的感情,描述了秋天的特点,带给人们秋天美的感受。教学时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带着课文描写了秋天哪些特点,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两个问题读好课文,熟读课文。学生掌握了课文词汇和写作方法,储存在脑子,到时候写类似文章就能运用自如。笔者教学这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到贵港天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搞了一日春游,回校后布置学生以这次春游为内容,自由命题写篇作文。有个学生以《春风》为题,模拟《秋天的雨》写了一篇文章,写出了春风把温暖带到人间,把温暖送给大自然,把温暖洒向田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描述了春风吹拂,万物生机,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这虽然是模仿,却也走出了原文,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了不起的成绩。

综合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精讲多读,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3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

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

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

一个崭新的21世纪时代来临,人类的文明也开始向一个新的里程迈进。新世纪社会将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资讯社会,这个资讯社会也必将会广泛地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教育层面上来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也必将会改变我们今后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程发展、教育效能等各个领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法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

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这就是我对尝试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盼望诸位朋友不啬指正。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5

中小学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传统的 “ 注入式 ” 、 “-- 言堂 ” 仍普遍存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学生自学能力弱。创造能力低,这种情况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美术课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 “ 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 ” ,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笔者认为美术课以练为主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运用 “ 尝试教学法 ” ,中学美术教学界有借鉴运用尝试教学理论的必要, “ 尝试教学法 ”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均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尝试教学法在中学美术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先试后导 ” 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

“ 先试后导 ” 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 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 ,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

二、“ 先练后讲 ” 实现了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

“ 先练后讲 ” 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尝试教学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尝试教学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间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

三、 “ 先学后教 ” 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 先学后教 ” 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尝试教学法冲破了 “ 注入式 ” 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在中学美术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主动、轻松,视学习为乐趣。尝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美术教育者不断摸索与实践,定能让这颗现代教学中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6

首先,我非常感谢园领导能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机会,让我们再次认识了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并获得了理论的提升。谷家祥老师再次把她的理论、感受讲解给我们,我在本次学习中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蒙台梭利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实施方法,认识到教育是相通的,教育是无国界的,蒙氏教育是更好的让幼儿接受新的教育帮助。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时适性地教育,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超常的发掘,就如教育家格伦多曼所说:每个正常出生的婴儿,都有可能成为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才。

本次学习分了五个方面:坏境创设、导师、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五大项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育法实施的步骤。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台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蒙台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和认识,蒙台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幼儿!

信,是我们立足之本,各位同学们,看看下面的我不能失信课文吧,请看:

我不能失信课文内容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诚信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 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用?

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如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板书:言而有信。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巩固练习:

1. 引导发现:回忆这一单元里说的不同的形式:提示语在前的,提示语在中间的,提示语在后面的,提示语没有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读的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明摇摇头说,“                  ”

“________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示语的不同形式。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业:

1、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积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