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慈禧四句名言经典语录 正文

慈禧四句名言经典语录

时间:2025-01-13 03:15:08

所谓友邦,就是那些用洋枪洋炮把她两次撵出北京城,烧了三山五园的西方列强们。至于家奴,就是她统治下的三四亿大清朝的子民。当然,以前的封建统治者喜欢用臣民,清朝的统治者喜欢把大臣和百姓叫做奴才,所以才有了慈禧口中的家奴。在慈禧看来,就是中国的家当全部送给洋人换个笑脸,也比留给自己的百姓换个口头拥护强。慈禧的卖国嘴脸暴露无遗。

2“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前面那句还只是送,这句干脆等于告诉洋大人们,爷千万别客气,就当这里是你们家随便拿。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1901年,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西方列强们在条约签订后,该拿的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所以很满意,不再嚷嚷着要把慈禧作为战犯来处理。慈禧老佛爷自然很欣慰了,感激涕零地批准了这个条约。慈禧太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你们洋大人们对我这么好,我也要有所表示不是,所以就回见来访的外国使臣面前说出了这句名言。要知道当年的吴佩孚被日本人天天上门威胁,也敢撕掉他们准备的演讲稿。比起这位将军,慈禧差得太远了。

3、“你们永远也不要让一个女人的权力达到至高无上的顶点。”

比起前两句,这句最雷人。这是她老人家临终时的名言,当时一堆大臣、王公们恭恭敬敬站在她的窗床前,聆听训示,以为这位姑奶奶会有什么高见,没想到居然蹦出这么一句。其实,慈禧这时也明白,女人毕竟是一个宫妃,染指权力给清王朝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正如杀人犯被判刑时总要告诫别人不要重蹈覆辙一样,慈禧老大妈这时也悔悟了。可惜,清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悔悟再多也迟了。

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

4、可怜天下父母心

5、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6、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

7、保大清不保中国

一、拼音小关卡。

1.仔细读拼音,认真写生字。

(1)电脑不仅是我们yú lè( )时的好伙伴,更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好bàn lǚ( )。

(2)从mǒu zhǒng( )意义上讲,每个成长中的人都在xù biān( )自己的故事。

(3)他做事从来不yóu yù(),今天上午就去了一tàng( )少年宫,报名参加了书法班。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到括号里。

(1)据犯罪人员供( )认,他们确实有一段时间供( )应过违法的电缆。【gōng gòng】

(2)看着夜空中一个个仿佛眼睛似( )的星星,我们似( )乎陶醉了。【sì shì】

二、字词游艺厅。

1.写出同偏旁的字,并组词。

女____( )____( )____( )

走____( )____( )____( )

水____( )____( )____( )

2.精挑细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欣赏 观赏

(1)学会( )别人,自己也会因此而变得快乐。

(2)周末我打算和妈妈一起去公园( ) 菊花。

连续 继续

(3)读完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 )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4)在校冬季运动会中,我们班( )三次得了冠军。

3.辨析多义词。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品味:①尝试滋味,品尝;②仔细体会,玩味;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1)他经过细细地品味,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 )

(2)由于吸收了异味,再加上连日的阴雨天气,茶叶的品味大受影响。 ( )

(3)专家们经过仔细品味,认为这种新推出的浓香型白酒酒质优良。 ( )

三、句子训练营。

1.根据提示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仿写:

(2)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给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3)我选择一本书。

扩成比喻句:

扩成拟人句:

四、课文回眸室。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_______,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全文充满了人文情怀。

2.《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侣”本意是__________,在课文里是__________,说明了作者对__________态度。

五、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中作者把书看成朋友。先是用“毫不犹豫”说出了对书的__________。

同学乙:还用了好多有趣的比喻呢!如:__________。

同学丙:“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说得最棒,说出了__________的道理。

同学丁:作者还把书比成“故地”,意思当然是__________了,这个谁也忘不了,丢不掉。

六、精彩赏析阁。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 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 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____”标出。

2.文中的“新东西”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标出。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请你概括出来写一写。

思考→( )→( )→( )

七、名言佳句坊。名人名言选一选。(填序号)

A.韩愈 B.朱舜水 C.孔子 D.孟子 E.朱熹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2.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

3.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八、课外阅读吧。

读书的乐趣

读书,在这字里行间蕴涵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在睡之前,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学习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同时吮吸一点儿课外知识。睡前,我翻开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定是夹着叶脉书签的那一页。书中讲述了中华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我看到了,那是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使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西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我看到了,那是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地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读书,让我与书同欢,与书同悲,在书中体会着无限的乐趣。

在周末空闲时,我总爱去看那本使我有了高尚品德、情操的书——《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千古名言,教育我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论语》不愧为儒家的经典之作。

1.根据短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遨游:__________。

清香:__________。

2.为何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要写到《论语》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读书的乐趣指什么?你认可吗?说说理由。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 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 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字灵杰。祖籍浙江绍兴,明末清初其先人流落山东,后来移居直隶河间府大城县。道光二十八年(1846年)李英泰出生。

父名李玉,是个修鞋匠,家境极为贫困,在家乡无以为生,全家辗转进京,仍以修鞋为业。李莲英小时候常帮助父亲削切皮头,所以人们都叫他“皮削李”。根据李莲英的墓志铭记载,他“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李莲英

清宫档案的记载也证明,李莲英是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也许李莲英在净了身之后,没有直接到皇宫当差,而是在王府当了几年的差,才被郑亲王送进皇宫的。

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他进宫14年的时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莲英。李莲英入宫之时,正值太监安德海被慈禧太后宠爱,红得发紫。

后来,安德海因少年得志,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砍了脑袋。这件事使李莲英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很快就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能够千方百计地讨主子的欢喜,同时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正像墓志铭中说的那样:“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李莲英的心计使得他在年仅26岁的时候开始任储秀宫的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要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可是李莲英这时候进宫刚满13年。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他的主子慈禧太后日益大权独揽,他的声望地位也一天天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已经可以和敬事房的大总管也就是清宫太监的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而到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清朝的二品文官,级别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对太监来说,二品顶戴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虽然如此,李莲英还是在太监中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先例。因为早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规定太监的品级以四品为限,不能再高出这个等级。李莲英就这样成为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