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老子大道至善名言 正文

老子大道至善名言

时间:2024-11-20 15:30:03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国学经典名句2、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国学经典名句3、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国学经典名句4、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国学经典名句5、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国学经典名句6、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国学经典名句7、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国学经典名句8、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国学经典名句9、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国学经典名句10、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道德经》名言欣赏【经典篇】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名言欣赏【精选篇】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

【译文】 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译文】 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

【译文】 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

【译文】 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

【译文】 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8.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译文】 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9.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弟子规》

【译文】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10.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弟子规》

【译文】 未成年人不要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喝醉酒的人的行为和状态是十分丑陋的。

11.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弟子规》

【译文】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由于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12.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弟子规》

【译文】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13.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

【译文】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14.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弟子规》

【译文】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5.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弟子规》

【译文】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了。

16.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译文】 坚持不懈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雕刻成功。

17.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译文】 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草更深。

18.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译文】 水既能拖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颠覆。

1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文】 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他们的交情就像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道德经》名言欣赏【热门篇】

1.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

【译文】 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2.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韩非子》

【译文】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3.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文】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译文】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译文】 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6.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译文】 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和做法回应对方。

7.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译文】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文】 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9.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国志》

【译文】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

【译文】 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

【译文】 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译文】 人生大学问的宗旨,就在于发扬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之后就能有多收获。任何事情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13.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

【译文】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文】 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译文】 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1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译文】 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18.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答宾戏》

【译文】 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1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实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0.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文】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21.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文】 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文】 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23.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曾国藩

【译文】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2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译文】 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25.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译文】 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26.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

【译文】 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2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 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会被打开。

28.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

【译文】 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太傅箴》

【译文】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3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文】 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