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文章 >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出现的问 正文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出现的问

时间:2014-09-06

一个人出生伊始,就被置于一个特定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在成长的岁月里,社会持续不断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他施加影响,使他掌握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最终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人。于是,一个自然人便转换成了社会人。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个人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不问断的交往成为他的人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它使得个人可以不断吸收外界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各种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经验,逐渐形成日益成熟与健全的心理特征与社会意识,从而得以较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所以,作为社会中的人,个体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并努力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于讨论和思考的课题。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肯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产生互动,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按照辩证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关系有时表现为紧密联系,有时表现为松散联系;有的是直接联系,有的是间接联系;从时间持续性来看,则有暂时性关系和长久性关系。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既多且复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就曾经指出,生存的本能使得人们之间相互亲近,从而可以依靠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生存。另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和他人接近本身就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人们组建家庭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基础。古代的哲人在思考世界本原的时候,注意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就是“自我”与“非我”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更多的是关注探讨人与外部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则注重不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问题,认为在考虑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感觉。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对极端的自私心态。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进一步提出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为核心内容的人际关系理论,规范了父子、朋友、长幼、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至于三纲五常更不必说,成为封建社会稳定有序的保障。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是指引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则,它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恒常性和固定模式,不准越轨,不准变化。所谓的“内圣外王”,诚意、正义、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是在规定好了的人际关系框架内活动。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首属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流,许多事情的发生与处理,大都围绕这一关系脉络展开。人们注重亲情、友情,人情大于王法的现象不绝于史。以家代国,家天下,家庭统治,人际关系离不开家庭网络。这一现象流传至今,在现代中国社会仍余波未尽。遍及社会的拉关系、走后门,通过人际关系追求特权等,都十足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典型遗迹。

中国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登峰造极的动乱之后,开始了划时代的社会转型。这一伟大的变革,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它不仅有着超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那种思想变革的伟大的心灵震撼,而且伴随着产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在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是“亲不亲,阶级分”,相互间充斥着怀疑、提防、对立甚至仇视,在这种气氛下,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爱心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模式,“窝里斗”和整人现象有了较大的改变。